性味归经:味甘,性寒。归肝、肾、肺、小肠经。
功效与作用
清热利尿通淋:可通利水道,清利膀胱湿热,使湿热从小便而出,改善小便淋沥涩痛、水肿胀满、小便不畅等情况。
渗湿止泻:入小肠经,能利水湿,分清泌浊而止泻,对湿邪盛于大肠导致的泄泻,尤其是湿热泄泻效果较好。
明目:入肝、肾经,能清肝热而明目,可用于治疗肝热导致的目赤肿痛、畏光流泪,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。
祛痰:性寒入肺经,能清肺热、化痰浊、止咳嗽,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。
用法用量
内服:一般煎汤,常用量为 6-12 克,包煎;若入丸散,可根据具体方剂调整用量。
外用: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。
特殊功效及主治病症
治疗淋证:对热结膀胱引起的小便淋沥涩痛效果显著,可缓解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
改善水肿:无论是湿热内蕴还是病久肾虚导致的水肿,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调理泄泻:能有效治疗湿邪盛于大肠的水样泄泻、暑湿泄泻以及脾虚湿盛泄泻。
缓解目疾:可减轻肝火上炎的眼睛红肿疼痛、怕光流泪,还可改善肝肾阴虚的视物模糊。
止咳祛痰:能减轻肺热导致的咳嗽、咳痰黄稠等症状。
常用方剂
八正散:与木通、滑石、瞿麦等配伍,主治湿热下注、热淋、小便不利、淋沥涩痛等。
车前子汤:如《圣济总录》中的车前子汤,与决明子、青葙子等配伍,可清肝明目,主治肝热、目干涩昏痛。
驻景丸:与熟地黄、枸杞等配伍,可滋肾清肝,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等。
配伍与炮制
配伍:与木通、滑石等配伍,增强清热利尿通淋作用;与香薷、茯苓等配伍,可用于暑湿泄泻;与菊花、决明子等配伍,清肝明目之力更强;与瓜蒌、贝母等配伍,可增强清肺化痰止咳功效。
炮制:通常除去杂质,取净车前子,照盐水炙法炒至起爆裂声时,喷洒盐水,炒干。
副作用
损伤津液: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导致体内津液缺乏,出现口干、口渴等症状,夜尿频多者可能会加重小便次数,影响作息。
导致腹泻:其寒凉之性及润肠作用,可能使脾胃虚弱者出现腹泻,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。
加重肾虚:肾虚精滑者服用可能引起遗精、滑精,加重肾虚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